发布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717
10月21日下午,由上海市经信委政策研究和法规处、智能制造推进处指导,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以下简称“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共同承办的“上海智能制造引领数字化转型智库沙龙”在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召开。市经信委政策研究和法规处副处长郑凯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吕冬梅、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金鸣、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传亮、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总经理习俊通、上海氢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涛、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技术总监唐水龙以及来自上海市经信委政策研究和法规处、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福卡智库、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上海海派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等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和顾问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以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智能工厂,随后,实地考察了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总经理习俊通等陪同接待。在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展厅,习俊通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平台的建设背景、定位、使命、组织架构等。他详细介绍了“共性技术研发、智库企业服务、智造标准制定、成果孵化转化”四大功能板块,并着重讲述了平台孵化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及形成的行业影响力。在企业合作项目集成调试交付区,习俊通介绍了乘用车纵梁总成自动检测、汽车冲压件数字化柔性检具系统、桥梁振动和形变监测、车身智能电阻电焊质量“测—评—诊—控”系统解决方案、带式输送机智能运维系统、配网带电作业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研发调试项目。
参观结束后,“上海智能制造引领数字化转型智库沙龙”在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正式举行,市经信委政策研究和法规处副处长郑凯捷和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传亮共同主持活动。会议伊始,上海市经信委政策研究和法规处副处长郑凯捷作简短开场致辞,并预祝此次智库沙龙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四位与会代表作了主题发言。
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总经理习俊通作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能制造创新趋势》的报告,他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和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实践,分别阐述了智能制造提出的时代背景、德国工业4.0战略、我国推进智能制造的现状与方向、智能制造模式及特征技术以及智能制造能力建设的重点思考等问题。他以独特的视角将智能制造诠释为技术-解决方案-模式的融合统一、过程-系统-生态的闭环协同与控制、智能制造使能技术的深化应用。阐述了智能制造需重点建设的四种能力,即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能力、系统级的仿真验证能力、分布式互联与管控系统的构建能力及制造大数据组织、分析和知识化的能力。
上海氢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涛作了《智能制造赋能氢燃料电池量产》的报告,他围绕项目背景、项目实施方案、产品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对氢晨燃料电池电堆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进行了阐释。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技术总监唐水龙作了《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从企业背景、智能工厂建设框架、智能工厂基础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智能工厂/数字化工厂收益以及相关案例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智邦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探索。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传亮作了《上海智能制造特色发展路径探讨》的报告,他从上海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三方面,探讨了上海智能制造基础能力快速提升的途径及“十四五”期间上海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等。
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7家顾问单位的代表就“上海智能制造引领数字化转型、实现特色发展的路径”议题,围绕“发展方向”、“特色路径”、“配套政策”三个方向展开了讨论。代表们探讨了工业互联互通的意义及可行性、企业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及能力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所面临难题及政府政策如何有效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等行业相关问题。
最后,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政策研究和法规处副处长郑凯捷和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金鸣作总结发言。郑凯捷期望智库沙龙能做成精品,每届沙龙都能达成成果转化。同时,希望通过与会专家的交流、探索,能为经信委乃至上海市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金鸣则表示,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将在经信委的指导下努力办好沙龙,为活动的顺利召开提供有质量的服务保障。
本次活动围绕《上海市建设100+智能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部署要求,调研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旨在了解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如何引领数字化转型,提出上海智能制造的发展定位和特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