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平台新闻 > 详情

上海市人大科创调研组调研考察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基地

发布时间:2021-08-10 浏览次数:856

2021年8月10日下午,上海市人大科创调研组考察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基地并召开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刚、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研处处长王斌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处长罗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理论处副处长陈啸、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信访处副处长陈余泓等一行,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总经理习俊通、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刘成良、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办主任刘欢喜、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副总经理赵勇、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培云、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罗磊等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微信图片_20211111101823.jpg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办主任刘欢喜和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总经理习俊通分别作了汇报。

刘欢喜在会上汇报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情况,并介绍了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和政策改革措施。他肯定了上海交大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所采取的诸多举措,并着重强调了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形成价值。

微信图片_20211111101829.jpg

习俊通汇报了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基地成果转化情况,他介绍了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发功能型的发展历程、使命、定位等,并着重阐述了平台聚焦的三个主要共性技术方向-“智能感知、智能操作、智能管控”和成果转化案例。习俊通表示,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起步于临港区域合作,壮大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平台自诞生之日起便牢记使命,定位精准——积极探索“创新技术为源,产业应用为本,模式创新为先”的产学研融合新体制,并以协作开放的姿态致力于共性技术研发、智库企业服务和成果孵化转化。

微信图片_20211111101832.jpg

在座谈会的讨论环节,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刚提出了关于交大政策推进成效及政策实施影响等问题。习俊通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策实施后,高校教师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应用,学会从企业中找问题,高校发表论文更加注重在企业的应用场景。随后,就上海政策与智能制造等创新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刘成良、易培云、罗磊分别发表了意见,提及了智能制造产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但成果落地仍需政策大力扶持。 

最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刚作简短的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座谈会让自己收获颇多,并期望上海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能够继续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上海智能制造高端产业发展。与会人员共同展望了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