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674
3月26日下午,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临港签署正式合约,依托各自优势在临港地区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以下称“项目中心”),这将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中国成立的第1个、全球第10个项目中心,将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4.0前沿技术开展深入合作研究,至此,筹建一年多的项目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里程碑。
在签约仪式前,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三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项目中心的筹建、签约、未来发展等信息进行了发布,并回答了现场记者提问。
上海交大机动学院副院长、项目中心中方主任王皓主持新闻发布会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IPA所长Thomas BAUERNHANSL、弗劳恩霍夫协会IPA项目经理兼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德方主任Michael LICKEFETT(左)出席新闻发布会
上海交大机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杜朝辉、临港管委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 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后,新闻媒体全程参观了项目中心工业4.0核心技术演示并采访了中德双方专家,此次技术演示集中展示了项目中心在筹建阶段已经研发完成的前沿核心技术,也是第一次将工业4.0核心技术开放给媒体。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主持签约仪式
正式签约仪式在新闻发布会后进行,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主持,中方出席嘉宾有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史文军;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临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杰;临港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晓华;上海科创投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沈伟国;上海电气集团总裁黄瓯;上海自仪院董事长徐洪海;临港集团副总裁朱伟强等。德方出席嘉宾有弗劳恩霍夫协会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德国国家工业4.0平台专家Thomas BAUERNHANSL教授,弗劳恩霍夫协会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项目经理Michael LICKEFETT先生,斯图加特大学工业制造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Marco HUBER教授,斯图加特大学工业制造与管理研究所Joerg SIEGERT教授等。出席会议的中德双方嘉宾先后致辞。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致辞
张全表示,上海市科委将继续积极支持项目中心建设,希望项目中心能够建设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和应用研究的顶尖机构,产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助力上海建成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史文军致辞
史文军表示,上海市经信委将全力支持项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推动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为构建多种形式的国际功能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临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杰致辞
陈杰表示,管委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在临港的高水平运营和发展,从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个方面,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服务体系。
上海科创投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沈伟国致辞
沈伟国表示,科创投集团将聚焦国家战略,发挥国有创投的“示范”作用,全力支持项目中心的发展,助力项目中心迈上新台阶。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IPA所长Thomas BAUERNHANSL致辞
Thomas BAUERNHANSL表示,非常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对弗劳恩霍夫的持续支持、信任和耐心,也非常感谢临港管委会的财政支持。在中国的项目中心,中德双方将共同推动工业价值创造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网络实体生产体系,培养教育人才,共同学习,共同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致辞
林忠钦表示,中国第一个弗劳恩霍夫项目中心正式落成,不仅是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个重大进展。此次合作不仅仅是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间的跨国合作,也是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强强联合,一定会对中国的工业界、科研界、教育界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项目中心将致力于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研究和转化基地,推动临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中心,助力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为制造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此外,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资深教授Fritz KLOCKE教授还发来了视频致辞,表达了对中国首个弗劳恩霍夫项目的祝贺。
Thomas BAUERNHANSL代表弗劳恩霍夫协会、吴晓华副主任代表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台,奚立峰副校长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签订了三方协议。
此次签约标志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中国的第一个科研机构完成筹建、正式成立,项目中心由弗劳恩霍夫协会官方授权,法律定位为从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成本中心。在此之前,弗劳恩霍夫协会在全球共有9个项目中心;其中亚洲3个(日本2个、韩国1个),在我国只有办事处,没有科研机构。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全称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成立于1949年,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约瑟夫·弗劳恩霍夫的名字命名,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致力于面向工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全球最大、最高水平的应用科研机构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为成功的非盈利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世界上最高效的技术转移机构,为德国工业提供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是德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据2016汤森路透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研究机构25强榜单,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在该榜单上名列三甲。
项目中心作为“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强强联合的研究平台,将推动临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中心、打造全球协同的科技创新区,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项目中心将秉承弗劳恩霍夫协会非营利性、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避免技术转化独占性的宗旨,针对工业4.0核心技术开展公共研发,对汽车、航空航天、造船等行业的国家骨干企业、中德合资企业开展广泛的工业4.0共性技术服务。
此次签约活动得到了新华社、上海电视台、东方财经、经济日报、解放日报、青年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上海广播电台、中新社、新民晚报、东方网、澎湃新闻、浦东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的全程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