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6 浏览次数:1874
11月16日下午,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以下简称“智能制造功能平台”)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英中心”)启动仪式在层林路临港产业园C区举行,标志着首个中英智能测量中心正式落地临港。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蒋向前远程在线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出席活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全国产品几何标委会主任委员明翠新、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伟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地处处长毕聪、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孙筱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智能制造功能平台董事长奚立峰,以及市科委基地处、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临港管委会高科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各股东单位、合作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总经理习俊通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致辞。林校长指出,中英中心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工程院蒋向前院士领衔的英国国家未来计量联盟作为中英双方的联系枢纽,在智能测量和质量工程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是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继上海交大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之后,重点打造的国际化合作项目。他表示,中英中心将借鉴英国未来计量联盟,在数字计量基础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在高端制造先进测量方面提供技术支撑,为临港地区、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端制造业提供先进测量技术服务。
蒋向前院士致辞。蒋院士祝贺中英中心实验室和研发基地的建成,并提出中英中心建设的三个目标和四种能力。她相信,在上海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政策优势、临港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需求、交大和国内高校雄厚的人才队伍等基础上,在上海市各级政府、上海交通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支持下,通过与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国际标准化组织、雷尼绍和泰勒-霍普森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通过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的努力,中英中心必将迎来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致辞。刘平副主任表示,中英中心将作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对接上海“3+6”产业体系,聚焦服务3D打印、核电、光刻机、航空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推动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信委将全力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中英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希望智能制造平台中英中心能为推动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为构建多种形式的国际功能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国产品几何标委会主任委员明翠新致辞。明翠新表示,几何标委会将积极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发展,希望中英中心能够成为国内精密制造领域标杆性高端检测服务机构,产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
临港集团副总裁刘伟致辞。刘伟表示,临港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与交大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支持推进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发展,力争为全市产业能级的提升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为新片区“4+2+2”产业集群的打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活动中,中英中心主任姚振强教授介绍了中英中心建设历程。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与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智能制造功能平台董事长奚立峰一同为蒋向前院士和姚振强教授颁发中英中心中英双方主任聘书。同时,中英中心与Renishaw(雷尼绍)、Taylor Hobson(泰勒-霍普森)、Alicona(阿利康纳)共建的三家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最后,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股东单位代表等共同上台,参与并见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中英中心的正式启动。
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受邀参观了中英中心高端精密测量实验室。
启动仪式后,中英中心举办了2021智能制造与测量技术国际论坛,论坛由英方主任蒋向前院士和中方主任姚振强教授共同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德国生产工程学会(WGP)成员Bernhard Karpuschewski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兼职教授Abdelmadjid Mesli,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研究中心科学家、英国精密技术中心研究室主任、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 Paul Scott,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研究中心科学家、英国精密技术中心主任、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 Liam Blunt,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鑫泉等分别做了《智造何从?—— 走向可靠性制造》、《超精密加工的最新进展》等专题演讲。他们分享并探讨了智能制造领域,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最新进展》、《人工智能化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系统》、《识别和分析是推进光电子器件技术的关键》等世界前沿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最新发展趋势。
延伸阅读
在国家部委、上海市委市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科创投、临港城投、上海电气、临港集团、上海交大、上海自仪院、新华控制等股东单位鼎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智能制造功能平台自2015年10月起步于临港区域合作,拓展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2017年12月成为首批市级功能型平台,并于2020年9月成为临港新片区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型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成2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功能研发基地,6.8万平方米产业化厂房。
作为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中心走过了3年的建设历程。2018年5月,开始与英国未来计量联盟接洽,促成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蒋向前爵士的深度合作,开启筹建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中心。2019年10月,建成过渡期实验室,初步开始对外提供精密检测服务;2021年8月,在临港新片区层林路1500号建成3000平方米的精密检测服务基地;截至目前,已落地三家联合实验室和六个标准检测实验室,正式对外提供精密检测服务,并已进入CNAS认证流程。
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中心借鉴英国工程院院士蒋向前爵士领衔的英国国家未来计量联盟在数字计量基础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结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中英科研院所与计量仪器企业合作,推进新型计量传感器及仪器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与推广;对接空天、汽车、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的计量需求,形成从设计、加工、装配到品质检测的数字计量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带动上海乃至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提升,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