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1 浏览次数:867
目前带电作业广泛采用人工作业方式
操作人员需要手持带电作业工具
近距离进行带电作业任务
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水平低
……
▲传统的带电作业方式需操作人员手持工具近距离进行带电作业任务
近日,由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作为核心技术研制方,支持云南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昆明供电局首次投入实际应用。
在昆明官渡区大板桥附近,云南电网公司首台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式“上岗”作业,开展带电拆除10千伏明应寺线3号户外开关站出线及支线引流线作业。
这款带电作业机器人全名叫“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它是适用于配网带电作业场景的电力行业专用机器人,集精准定位、智能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作业于一体。在操作人员远离高压带电设备的情况下,代替人工开展带电断接引线、特定螺栓紧固防松、导线修补、清除导线异物等作业任务。
该机器人是网内首个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真正实现了电气作业人员远离高压带电设备开展作业的本质安全。
该机器人能够自主实现导线识别、三维仿真模拟、更换工器具、作业任务自动化等功能,具有多级绝缘防护、可视化控制系统等优势,能在72分钟内完成验电、剥线、安装引流线等作业内容,且仅需2名操作人员。相较于传统人工带电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作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作业效率得到提升。
目前,该产品已被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正在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