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8 浏览次数:899
1月17日下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东风,中国商飞副总经理郭博智、ARJ21飞机总设计师陈勇、制造总师姜丽萍等调研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及转化项目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副校长朱新远等领导及专家陪同调研。
平台总经理习俊通向贺东风一行汇报了平台科技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总体情况,着重介绍了平台在创新应用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国家重大装备产品研发测试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与进展,阐述了平台在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与集成、产品链-技术链-产业链融合创新等方面的成果转化案例。
贺东风一行还调研了位于临港产业区的智能制造功能平台重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在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晨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培云向贺东风一行介绍了氢晨科技在大功率电堆、PEM电解水及膜电极的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落地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在电堆测试现场,贺东风一行现场察看了燃料电池模拟应用于大飞机APU的运行工况,并针对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的技术指标、适航策略、安全性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贺东风充分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学与氢晨科技在燃料电池电堆领域的研发成果,并对燃料电池应用于航空领域进行了肯定。双方将继续深入合作,持续探索燃料电池在航空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在上海治嵘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课题组负责人李永兵教授向贺东风一行详细介绍治嵘装备新型轻量化材料连接专利技术-自冲摩擦铆焊工艺的连接机理及其针对商用飞机机身材料/结构特点的工艺研发情况。在自冲摩擦铆焊工艺装备车间,贺东风一行现场调研了自动化铆焊设备以及轻量化铆钉的设计与制备,贺东风肯定了治嵘团队自冲摩擦铆焊技术在商用飞机制造中不同应用场景的前期工艺研发成果,鼓励并支持公司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国产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连接工艺与装备。